原创 | 俄乌战争何时结束?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12353字14图,阅读大约需要18分钟。
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截至5月23日,已经有2000多名被包围在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内的乌克兰军人和亚速营武装人员放下武器,“撤离”亚速钢铁厂,安全抵达了“第三国”顿涅茨克,开始接受“甄别”和“治疗”。
很多人评论,这标志着俄乌战争中历时最长、最血腥战役的结束。
也有人觉得,拿下了马里乌波尔,俄罗斯是不是能消停一下,双方谈谈停战的事?
其实这是想多了,俄乌短时间不但不会停战,战争反而有长期化的风险。
1 俄乌短期不会停战
为什么说俄乌短期内无法停火?看看眼前的态势就知道。
虽然俄军解决了亚速钢铁厂后彻底拿下了马里乌波尔,但事实上也只是搞定了顿涅茨克一个海滨城市罢了,乌东的战事仍在胶着之中,而基辅附近的部队早就撤回了。
从基辅地区撤军,从军事上来看是没啥问题的,一开始俄军从南、东、东北、北四个方向如雷霆般向乌克兰腹地进攻,但除了南线的赫尔松(这个地区本来就亲俄)外,其他战线都不如预期,特别是基辅附近,试探了几次发现根本啃不动。
所以俄军改变了四个指头打人的战法,变成“攥指成拳”,停止在基辅的进攻,把基辅附近的精锐集团撤回来,成为一支机动军团投入乌东战场,没准可以打破僵局。
从目前来看,俄军根本无视乌克兰在哈尔科夫、蛇岛和伊久姆一带的攻势,在这些地区完全采取了守势(不丢就行),而把主要兵力投放在了位于卢甘斯克州的北顿涅茨克城市群(北顿涅茨克和利昌西斯克)。
因为卢甘斯克虽然宣布独立,但实际占据的土地却只有州面积的一半左右,州内重要的北顿城市群都掌握在乌克兰手里,而乌克兰在此部署有重兵,大概1.6万人,是俄军必须要消灭的乌军有生力量。
5月23日,俄军已经攻占阿特木斯克(巴赫穆特)市北郊的弗拉迪米罗夫卡镇,事实上切断北顿涅茨克西南公路,也就切断了北顿守军向西北撤退的最后一条道路。
5月24日,俄军攻占了红利曼,基本完成了对北顿乌军集群的包围圈,如果俄罗斯空天军给力的话,吃掉这1.6万人基本上就是时间问题。
但是,俄军这样一来,军事上是占便宜了,但政治上却大大失分。
当初俄军搞“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啥?按照普京的说法,目标是解除乌克兰的武装,清洗乌克兰的纳粹分子,对乌克兰实行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俄罗斯的目的是啥?按照普京的传奇智囊亚历山大·杜金的想法,上策是灭掉基辅政权,扶持亚努科维奇或者其他亲俄领导人上台,中策是直接吃掉乌东,扶持乌中成为第二个白俄罗斯,然后联合波兰、罗马尼亚等瓜分乌西(所以普京一开始一直强调,乌克兰不是一个主权国家)。
亚历山大·杜金
最次最次,下策也要帮助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收复全部领土,让这两个州独立或者干脆像克里米亚那样并入俄罗斯。
这些目标都很好,可是现在乌克兰的纳粹分子被清洗了么?没有!亚速营虽然在亚速钢铁厂被俘虏了一部分,但还有一批在哈尔科夫一带呢!
乌克兰去军事化了么?没有!不仅没去军事化,反而在西方的军援之下步步壮大,原来的苏式武器损失后鸟枪换炮换上了西方的先进装备。
乌东吃掉了么?远远没有!哈尔科夫和伊久姆还在拉锯,马里乌波尔打了60多天才勉强解决,虽然包围了北顿城市群,但要想吃下去恐怕也要费点力气。
泽连斯基被推翻了么?没有!这位演员不但没被推翻,反而上蹿下跳,一会视频连线各国政要,一会跑到街上接待西方政客,还到电影节去秀了一把存在感,这都是在piapia打普京的脸,和开战之初那个惊慌失措、恳求俄乌首脑会谈的泽连斯基判若两人。
这就是战事局限在乌东的弊端,虽然有利于集中兵力,缩短补给线,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打疼乌克兰,就算你可以收复“两个独立共和国”的全部领土,可以打通克里米亚陆上通道,甚至可以重创乌军主力,但在泽连斯基眼中这都不是事儿!因为这都不是泽连斯基政权的核心利益。
泽连斯基政权的核心利益,一是站稳反俄立场,这样才能源源不断从西方获得支持和帮助;二是泽连斯基和其团队的小命。如果你连基辅都威胁不了,就算你在乌东打得再好,都无法触及到泽连斯基政权的核心利益,又怎么能逼泽连斯基跟你回到谈判桌,停止战争呢?
而乌克兰这边也一样,短时间内同样无法打赢战争。
首先就是军力的巨大差距。2020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超过617亿美元;乌克兰的军费开支59.9亿美元。虽然俄乌军力都脱胎于苏联,但俄罗斯好歹在推动军事现代化,而乌克兰则基本上仍停留在苏联解体时代的水平。
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大部分都在第聂伯河以东,如今那里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当地的黑土地又是重要产粮区,这就导致乌克兰就算想打持久战,也不像二战初期的苏联那样有自己的造血能力。
而且,乌克兰在战争前期损失了很多重装备,比如坦克装甲车和战斗机等,新动员起来的40万部队,顶多也就发点步枪和军装,没有坦克和装甲车,也缺乏训练,西方看似援助了很多武器,但还是以防守用的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为主,连给个S300都磨磨蹭蹭,别说用来进攻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了。
最搞笑的是有一段时间美国看乌克兰空军的损失太大,号召北约内的原华约国家将自用的米格29交给乌克兰,然后自己再用F16补偿。结果波兰害怕引火烧身,不肯直接把战斗机给乌克兰,而是要交给北约,让北约转交乌克兰,这算盘打的太精了。
结果北约当然不干,两家一直在扯皮当中,至今28架米格29还没交付,折腾了两个多月,乌克兰到现在一架战斗机都没得到,乌克兰空军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战斗力了。
失去了制空权、失去了东部工业区、失去了矿产资源、失去了粮食产地、失去了机械化部队,乌克兰拿什么资本和俄罗斯打?如果乌克兰选择退守城市,利用巷战拖住俄军还勉强能实现,但如果拿现有军力来进攻收复失地,不是俄罗斯主动放弃或者西方直接下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乌克兰总理什米加尔看得很清楚,他说“乌克兰不可能赢得与一个有核国家的战争,结束冲突的唯一途径是俄罗斯主动撤军”。他还说“已经与美国总统拜登等美国高层进行了会面,获得了医疗物资、重型武器、资金支持,以及对俄罗斯更严厉制裁的承诺”。
言下之意就是光靠乌克兰在战场上是打不赢俄军的,只能靠美国用制裁逼俄罗斯撤军。
毕竟长期消耗战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经济,所以西方一直幻想:只要我一制裁,俄罗斯经济就会发生危机,人民生活困难会起来造反,普京不得不撤军。
但现在来看,制裁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别看西方所谓冻结俄罗斯资产、踢出SWIFT、制裁狗制裁猫制裁树闹得动静挺大,但对俄罗斯来说根本不叫事。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任何一个大国,内部经济都有两个命脉,一是粮食,二是能源,只要这两项握在手里,就立于不败之地。
人家俄罗斯粮食和能源都能自给自足,制裁又能把俄罗斯怎么样?
相反,俄罗斯打了一场漂亮的金融反击战,宣布将以卢布结算供应欧洲的天然气,这下子直接打到欧洲的七寸上,让卢布逆势回弹,也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商品的价值在支撑货币的价值,而不是反之。
对欧盟来说,俄罗斯的天然气万万缺不得,一半以上的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超过50%,其中就包括德国这样的欧盟“东帝”。
“西帝”法国虽然有核电,但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程度也有25%。此外欧盟还有29%的原油以及51%的石油产品来自俄罗斯。
这些天然气和石油制品可不仅仅是拿来取暖和开车的,而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石油进行裂解后可以生成200种有机化工原料比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等。而天然气则能生产氨、甲醇及其加工产品如化肥,特别是氮肥,天然气的成本,达到了氮肥总原料成本的80%。
可以说,俄罗斯的能源就是欧盟的工业命脉,如果断油断气又找不到替代品,那欧洲面临的就是停电+停产,产业彻底崩盘。
正因为有这个底气,所以普京才能一纸命令让卢布成为了“天然气本位货币”,欧洲外汇储备都是储备美元,谁储备过卢布啊!要买天然气只能去金融市场买进卢布,直接把卢布买升值了,如今卢布坚挺程度已经超过了战前,让国内很多抄底卢布的网友都赚翻了。
所以,只要欧洲无法摆脱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依赖,俄罗斯经济就能保持坚挺,在长期消耗战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造成了当前俄乌战场僵持的局面,俄罗斯无法迫使乌克兰答应俄罗斯的条件,乌克兰也没法反攻收复失地,只能不停向西方求救,心甘情愿地充当美国对俄遏制的马前卒,用乌克兰的人命、资源和粮食,去换取一些并不无偿的援助,继续和俄罗斯打下去。
从本质上来说,俄乌战争就是一场代理人战争,泽连斯基是台前演员,美国才是后台的导演,战争怎么结束、什么时候结束,乌克兰说了都不算。
只要美国和欧洲源源不断提供经济与军事援助,乌克兰只能选择继续打;只要俄罗斯没有被拖到精疲力尽,美国是不会允许乌克兰走妥协路线的。
只是,这场战争无论结果如何,乌克兰都将会失去未来。
2 俄乌战争结束的两大变数
当然,俄乌这场持久战能否结束,也存在两大变数。前面我们说了,乌克兰能不能打下去,主要看欧美。
第一个变数,是欧盟。
现在欧洲虽然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开始全力怼俄罗斯,但欧盟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在内部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要知道,在欧洲,有很强大的亲俄势力,而俄罗斯同样也有强大的亲欧势力(甚至连普京本人都是),再加上俄罗斯人祖上就渴望西欧贵族认可的历史情结,所以只要美国一放松对欧洲的“看管”,那俄欧绝对搞到一起去。
但这种让俄罗斯和欧盟融合的愿望却是美国绝对不能忍受的,俄欧一结合,那是要资源有资源,要技术有技术,要钱有钱,欧洲还有美国什么事?这简直是在挖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根基。
所以每次欧盟和俄罗斯接近,英美总要制造一些事端,让俄罗斯成为欧洲的众矢之的,逼欧盟同仇敌忾。这一点我们从近些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俄罗斯前特工中毒、英国军舰挨俄罗斯炸弹等等事件,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包括这次俄乌战争也是一样,俄罗斯啥都没说呢,美国就开始渲染战争气氛,不停说俄罗斯要在2月19日之前入侵乌克兰,然后又不停的向乌克兰提供军火,在2月19日到了之后看俄罗斯没动静,美国又遥控乌克兰政府军在一天之内违反明斯克停火协议2000次,到了2月21日,乌克兰军队直接从四个方向炮击顿涅茨克,目的就是不断刺激俄罗斯动手。
只要俄罗斯动手,那美国就能靠这些年对欧洲的渗透和对媒体领域的把控,把俄罗斯包装成十恶不赦的坏蛋,谁要是不反俄,谁就是政治不正确!
这种操作在选票政治的欧洲可是把亲俄派连根拔起了,法国勒庞、奥地利人民党党首内哈默、德国另类选择党、意大利联盟党、比利时弗拉芒利益党等等一向在态度上比较亲俄的政治派别,亲俄突然成了他们的政治黑点,而被舆论和民意唾弃,这让俄罗斯对欧洲右翼几十年的投资血本无归。
所以美国利用这次俄乌战争,完成了对欧洲民意的整合,把俄罗斯彻底钉在了欧洲的对立面。
但是别忘了,民意是会变的,特别是当触及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
俄乌战争这场符合美国利益的战争一开始,欧盟就成了最大输家。要知道,资金都有避险本能,俄乌一开战,整个欧洲都在担心俄罗斯会不会趁机扫平西欧?会不会使用核武器?这样想的人多了,资金就开始疯狂外逃,德国DAX指数和法国CAC指数盘中一度跌逾5%,全欧洲都陷入欧元兑换美元和黄金的风潮之中,甚至有的银行已经被兑换到“缺货”。
对俄制裁也让欧洲损失惨重。本来疫情之下各国经济都受到很大影响,战争一打,欧盟不得不开展对俄制裁,可这种制裁本身大多是双刃剑,伤人也伤己,直接影响了欧盟经济复苏,特别是当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也成为“政治不正确”而被口诛笔伐时,天然气价格暴涨也就成了正常状态。
5月份,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狂飙79%,升至354欧元/兆瓦,这是历史上首次升至300欧元以上!欧洲人收入再高,也架不住能源价格这样上涨啊,老百姓开不起车、用不起电,很多餐馆也因为疫情禁令和天然气暴涨而濒临倒闭了,意大利甚至干脆宣布进入了国家紧急状态。
由于能源价格走高,欧洲因通胀接近崩溃边缘,今年3月比利时通货膨胀率为8.31%,创39年来新高。荷兰3月份通胀率高达9.7%,创下自197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德国3月通胀率为7.6%,法国为5.1%,意大利为7.0%,西班牙为9.8%,均处于高位。
实际上,不仅仅是能源在涨,像小麦、玉米这样的基础食品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都在蹭蹭的上涨。欧洲很多的炼铝、炼锌、化肥公司已经因为成本过于高昂,也宣布暂停开工,这些上涨和短缺传导到下游,必然会导致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上涨。
想想看,你去买面包,发现价格翻了一倍,你去加油,发现翻了几倍,你去交电费,发现电价涨了10倍!
而这一切,居然都是万里之外和你没啥关系的俄乌战争导致的,如果是你,你满不满意?还支不支持政府继续拱火战争?
对欧洲人来说,乌克兰就是用来显示自己博爱、尊重人权、伸张正义的工具而已,但前提是自己能吃饱饭、过上舒服日子、有闲情逸致关心外国,如果自己生活都难以为继了,还有啥心思去关心乌克兰?
所以在刚刚过去的劳动节,欧洲国家的民众好像说好了一般,都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比如德国柏林就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民众高举写有“耻辱”和“呼吁和谈”等标语的牌子与警方发生冲突,被警方逮捕至少11人。
在希腊,也有一万余名工人聚集在雅典的议会大厦外面,抗议物价的飞速增长。
在法国巴黎和里昂,有11.65万人民参加示威游行,抗议电价和能源价格上涨,民众感到不堪重负,并反对马克龙减少社会福利的政策。
但是从现在来看,欧盟各国对抗议者的诉求大都无法解决,因为就算买美国的高价天然气,对解决欧洲的气荒和通货膨胀也是杯水车薪。
当这种保障民生的民意压制住反俄政治正确的时候,就是欧盟亲俄派卷土重来的机会,而欧盟各国的执政党出于选票考虑,也不得不考虑一下民意,从支持乌克兰,转向为向乌克兰施加压力,要求乌克兰答应俄罗斯条件,尽快结束战争。
第二个变数,是美国。
美国虽然从俄乌战争中薅了欧洲和俄罗斯羊毛,但是对已经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来说,并没有起到救命的作用。相反,战争导致的能源价格高企和供应链断档的现实反而导致美国深陷通货膨胀的泥沼。
看看美国现在经济的惨状吧,5月19日,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一度跌至2.772%,反映的是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回吐与衰退预期的升温。
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更是大跌至59.1,创下10年来最低水平。而随着民众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深,大家都开始存钱应对风险,不敢再消费,导致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和塔吉特业绩爆冷,5月18日纳指暴跌近5%,标普500指数大跌逾4%,道指也跌逾3.5%。
更惨的是制造业,受劳动力短缺、供应链吃紧的影响,美国制造业指数下降1.5个点至57.1,创该指数近两年来的最低值。而费城更是雪崩,指数仅为2.6,创下2020年12月以来新低。这些因素直接导致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1.4%
再看看民生,美国通货膨胀再创新高,物价、房价、车价、油价持续飞涨,从日常蔬菜蛋肉奶、到汽油、再到住房成本,全方面的支出大幅上涨,反正买什么都是一个字:贵!推特上甚至有了一个标签:#拜登来了,一切都贵了。
价格上涨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缺货,去年圣诞节各种缺商品本来已经让民众怨声载道了,今年短缺的居然又新增了个品种:奶粉。
现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缺货率高达43%,平时一罐30美金左右的奶粉已经在eBay上炒到了120美金一罐,你还别嫌贵,还不一定有货。
油价和车价贵一点没关系,大不了不开车了,但你不让孩子吃奶粉试试?美国人还不闹翻天了?
如果是特朗普在,完全不是事,喊两句“这大概就是人生吧”可能就过去了。
可是拜登不一样,拜登已经上任一年半了,这一年半是他展现政绩的“最黄金窗口期”,给选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让选民满意。
可是现在呢?通胀高企,疫情补贴停发,美联储又加息缩表,油价翻了三倍多,这在美国可是要命的事,很多人都要靠汽车维持工作和生活,想想就知道美国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受到多大影响。
拜登为了降低油价,也算付出了不少努力,比如释放原油储备,低声下气去找沙特让欧佩克增产,甚至为了石油愿意解除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但这些措施都不怎么顺利,对解决油价问题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更不要说一年多来拜登的“拉稀门”“口误门”“忘事门”等等,让美国人彻底对拜登失望,根据5月份最新民调,只有39%的美国成年人认可拜登就职以来的表现,跌至他上任以来的最低点。
甚至在普遍支持民主党的那些群体,比如少数族裔和年轻人中,拜登的支持率也不高,54%的拉美裔和33%的非裔美国人表示不满意拜登的表现。
这样的拜登,怎么可能赢下美国中期选举?
要知道美国是三权分立国家,要想政策能被执行,总统就要有国会的支持,如果失去国会多数席位支持就会举步维艰,美国人为这种情况还专门起了个专有名词:lame duck,意思是跛脚鸭。
今年11月,各州选民投票会选举全部国会(435名)众议员,三分之一的参议员和36个州的州长。
拜登所在的民主党如今虽然控制着国会两院,但其实非常不稳固。参议院两党50:50打平,只能靠副总统哈里斯投下关键一票获得优势。而众议院民主党和共和党是221:208(总计435席众议员,目前6席空缺)看似占了优势,但民主党内总有一些反骨仔不听话,自己党内的提案都卡住不放。
比如拜登雄心勃勃的“经济复苏计划”就是被自己党内的反对派曼钦给反对了,4万亿美元七砍八砍缩水到了1万亿美元,直接让拜登给美国经济打几针鸡血,制造短期繁荣来讨好民众、保证民主党的中期选举胜利的企图彻底破产了。
如果拜登糟糕的表现延伸到中期选举,那么民主党很可能失利,丧失对国会的控制权,让拜登变成跛脚鸭。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在去年年底传统蓝州弗吉尼亚都翻红了,还有啥事是不可能的?
如果拜登丢了中期选举,那么要继续给乌克兰输血就会受到国会制约,比如最近一次拜登提出要给乌克兰400亿美元援助,就被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给狙击了。
兰德·保罗甚至还义正词严地说“美国人自己的民生、财政都不好,为什么还花那么多钱给乌克兰?想想苏联,它不是因为战争崩溃的,而是因为没钱了!美国不应该为了乌克兰而走向这样的未来”。
这话一出引发了巨大反响而且冲上了热搜,无数美国人在NBC的评论区留言:“老爷子说得对啊!”“我们怎么能在自己都帮不了的情况下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参议员!有勇气把美国人的需要摆在政治正确和虚假的叙述之上!”
这说明什么?说明拜登给乌克兰输血的举动在美国并不得人心,很多美国人不关心乌克兰,只关心为啥超市东西越来越少?为啥汽油越来越贵?为啥我家孩子没奶粉吃?
最终虽然靠着民主党的席位优势,这个400亿美元的援助还是通过了,而几乎同时,却把对餐馆、中小企业的480亿援助案否决了。
现在民主党可以这么肆无忌惮,但如果是拜登丢掉中期选举之后呢?一旦共和党控制国会,那对乌克兰可是灭顶之灾,要知道共和党口号一直是美国优先,怎么能干出向乌克兰撒钱,而砍掉国内民生预算的事?
要知道,400亿美元看起来很多,但绝大部分都是用在军事领域甚至用在了“美军为乌克兰安全而进行的军事装备储备”,真正用在乌克兰身上的,只有80亿美元的“预算支持和类似计划”和50多亿美元的粮食援助,这点钱对维持乌克兰经济的正常运行来说,简直杯水车薪。
5月16日泽连斯基已经向西方求援:乌克兰每月需要50亿美元才能保证运转!一个月50亿,一年就是600亿!也就是说,为了乌克兰这个无底洞,美国可能还要继续砸钱。
泽连斯基5月23日还在达沃斯论坛上喊话,呼吁国际社会为乌重建提供资金,预计需要5000亿美元。
这就是传说中的“我挨俄罗斯打我有理”么?美国就算再有钱,也没这么多余粮啊。
如果中期选举后共和党再向这些计划使一下绊子,那乌克兰得到的可能会更少,没有了美援,乌克兰根本坚持不下去。
所以俄乌局势,在今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后就可能会有端倪,但是11月是一个适合打仗的好季节。
俄乌双方因为夏季到初秋的东欧平原泥泞时期而短暂平静后,再次回到土地冻结适合装甲部队冲击的时段,俄乌双方可能都会趁机大打一波,为停战获取更多筹码,地点可能是哈尔科夫一带,乌克兰想收复失地,而俄罗斯想彻底拿下哈尔科夫这个斯拉夫人在二战中创下辉煌历史的名城。
而到了明年一季度,如果11月拜登真的丢掉了中期选举,再加上欧洲天寒地冻不得不再次找俄罗斯买天然气,可能支持乌克兰的力度就会大大下降,届时俄乌战争就有望结束。
结束的方式可能类似于双方在克里米亚危机后于2015年2月签订的明斯克协议,比如双方按照实控线就地停火,俄罗斯放弃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而乌克兰则放弃对克里米亚的声索,然后慢慢就乌东两个独立共和国谈判扯皮,而乌克兰也会大概率彻底失去这两个州甚至乌东更多的州。
和平虽然来临,但仇恨不会消除。吃了大亏的乌克兰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抱紧美国大腿,卖身投靠当东欧地区反俄的马前卒,期望有一天美国带着自己杀回来收复失地。
从此,乌东将成为欧洲溃疡面,成为未来无数次地缘政治冲突的火药桶。
3 俄乌战争长期化对全球的影响
俄乌战争长期化,对全球有什么影响?
首先,俄乌战争带来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全球经济复苏。
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能源。特别是疫情两年多后,一些国家逐步躺平,经济活动恢复,原油需求持续上涨。
但是在供应侧,欧佩克+增产幅度却不及预期,中东产油大国供应持续未达到产油目标,导致年初的时候油价涨到了接近100美元/桶。
本来油价已经很高了,结果俄乌战争一声炮响,包括原油以及天然气在内的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如同坐了火箭一般飙升,西方国家陆续出台的针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又在供给侧狠狠砍了一刀,多种因素叠加之下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涨到了147美元,创下了14年来油价最高的记录。
前面讲了,石油不仅仅用来开车,还是工业生产最基础的原材料,工业需要石油生产出来的润滑油、乙烯、石蜡等,农业需要汽油柴油驱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还需要天然气生产出来的化肥,物流方面飞奔的货车、飞机和火车需要消耗油料、煤炭和电力等等,就连我们穿的衣服和鞋,都离不开石油衍生品化纤和染料。
所以只要油价一涨,不用想,不仅会带来产业成本的提高,还会通过产业链逐渐向下游传导,不论是米面粮油还是衣服鞋袜都会涨价,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部分国家的通胀压力。
很多国家为了抑制通胀,只能收紧货币政策,但别忘了,收紧货币是会以牺牲经济复苏为代价的,比如美联储加息后,不仅没有实现美国经济“软着陆”,第一季度反而陷入了负增长。
西方国家都如此了,高油价对制造业为主的亚洲国家影响更大,能源是亚洲大多数经济体的最大进口占比,而油价上涨对亚洲实际购买力和利润的影响可能更大,这也使得疫情后经济复苏更加缓慢。
澳新银行评估,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0%,将使亚洲(不包括中国)GDP增长减少约40个基点,即:0.4%。
以越南为例,别看越南今年第一季度出口超过了深圳,但实际利润却反而下降了,因为虽然越南一直在吹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位置,但在国际贸易中并没有很强大的定价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市场出口商品的价格,无法将高油价产生的影响转移出去,只能独自承担和消化。
而越南为了保持油价稳定来保住经济,不得不启动成品油价格平抑基金,由越南石油总公司、越南成品油集团、黎明石油公司、清礼进出口公司从国外高价买进,在越南国内低价卖出,如今已经亏空约1700亿越盾。
尽管如此,越南的油价也没有控制住,2022年初至5月,越南已先后12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如今油价已经接近30000越南盾/升,飙升的油价带来了食品和日用品价格的直线上涨,糖、大米、鸡蛋、蔬菜等许多商品的价格也上涨了10% -20% 。另外由于目前汽油价格上涨,运输成本也相应增加,因此商品价格不断上涨。
不断上涨的物价直接影响了越南民众的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的工人,生活已经难以为继,当工资收入连吃饭都吃不起,那就只能罢工了。
2022年一季度越南工人罢工64次,同比增长了40%,近期一些越南服装以及电子厂开出的平均薪资水平已经涨至了800万-1200万越南盾/月(折合人民币约2400元-3600元/月),基本上是越南平均工资的两倍了,但仍没有人去干。
用工荒直接影响了越南制造业生产,最近无论是电子业还是纺织业,都发生了工人不足造成的减产问题,这都是高油价的外溢效应。
所以,油价上涨,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率和产能利用率下降,投资动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油价上涨又会挤出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购买力下降,不仅影响消费力,还会成规模地推高企业用工成本。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遥遥无期。
其次,全球化趋势逆转。
冷战以来,世界形成了一个以全球化为主要表现的国际新秩序,西方国家开始玩高科技和金融业,把苦活累活制造业都转移出去,打造了一个全球化的产业链体系。
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个完美的体系,西方人靠着技术专利和对世界规则的操纵拿走这个产业链体系最大部分的利润。中国和东南亚这样的国家进行生产,为西方提供工业商品,顺带拉动经济。资源国家靠卖资源,躺着也能获得不错。
但这一切都有个前提——全球化供应链运行顺畅。
简单来说就是来乌克兰农民用着俄罗斯的化肥生产出小麦,卖到沙特,沙特的石油工人吃着来自乌克兰的小麦生产出石油卖给中国,中国把石油提炼后生产出化纤和染料卖给越南,越南用中国的化纤和染料纺成布匹、做成衣服卖给美国。
这还只是最简单的一个链条,真正的全球化供应链远远比这一切复杂得多。
但是俄乌战争一爆发,一切都改变了。
欧盟国家有一半的玉米是来自乌克兰,全球23% 的氨、17% 的钾肥、14% 的尿素和 10% 的磷酸盐化肥是来自俄罗斯,而俄罗斯和乌克兰又是全球饲料的主要供应国家。
战争爆发后,涨价的不仅仅是石油和天然气,还有化肥和饲料,世界各地的农民根本担负不起上涨的生存成本,土地只能不再施肥,而爱尔兰的养殖户发现如果买了高价饲料只会赔本,只能屠杀牲畜渡过难关。
更可怕的是本来就陷入缺芯危机,现在情况又雪上加霜。钯是生产半导体芯片的一种关键资源,俄罗斯的钯供应量占到了全球的40%,而乌克兰的氖气供应量更是占到了全球的70%,这是芯片生产中使用的激光器所必需的一种气体。
而芯片可不单单只是芯片那么简单,而是与汽车制造业、电子企业以及手机制造商等相关行业密不可分。
俄乌战争后,芯片生产已经受到了巨大影响,特斯拉已经在美国将所有车型的售价提高4%—10%,印度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也不堪成本上涨的重负,提价300美元,就连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迎来一轮涨价潮。
俄乌战争对全球物流也是个巨大打击。全球189万海员中有10.5%是俄罗斯人,另外4%是乌克兰人,战争爆发后很多海员担心家人回国,海运面临更严重劳动力紧缺。
由于90%的全球贸易通过船舶运输,海运供应链受到很大影响,现在土耳其从事纺织业的农民,厄瓜多尔从事香蕉种植业的农民都面临农产品堆积在家,无法售出的困境。
看到没有?俄乌战争就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中的那根头发,两个在世界供应链中占比较重的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供应链势必要受到影响,甚至导致供应链重塑。
重塑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再叠加上疫情,工厂无法开工,企业挣不到钱,经济陷入衰退,各国开始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同时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就会对外制造矛盾,来解决内部危机。
所以在后俄乌战争时代,世界很多国家出于粮食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供应链安全和国防安全的考虑,会开始追求“自主可控”,这一点成为很多国家未来发展和投资的核心逻辑。
原因很简单,既然全球化靠不住了,那我就自己种粮食、自己搞工业吧,贵点就贵点,起码安全。
但是这种“自主可控”必然会人为的改变市场条件和经济规则,在全球化与经济安全之间选择后者,带来全球化的退潮。
比如印度,一直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换取外汇来购买工业品,但最近印度叫停了小麦出口,一方面是为了国内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人为制造贸易壁垒,倒逼国内工业发展。
当这么干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是旧秩序开始崩塌之时,而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阵痛乃至血与火的冲突,给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甚至不排除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发生。
第三,俄乌战争可能终结美元全球霸权。
在全球化时代,美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货币,主导着全球金融与商贸,体现在国际贸易结算、各国外汇储备、外汇交易之中,堪称全球货币的货币锚。
可是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和金融孤立,却成为改变国际金融秩序的催化剂,开始反噬美元霸权的根基。
美国限制了俄罗斯能源出口不假,但世界各国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却不会因此而消失,为了国家正常运转,很多国家只能钻空子来规避制裁,包括采取以货易货交易,乃至本币互换的模式与俄罗斯进行交易。
但美元的根基是啥?就是世界贸易货币啊,各国交易都用美元。可现在大家一看,不用美元也没问题嘛,那以后谁还愿意继续用美元,让美国用美元周期来薅自己羊毛?
而且很多国家都是有美元储备的,这次美国二话不说就把俄罗斯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进行了冻结,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全球市场中的信任关系。我储备的美元再多,你一纸命令就给夺走了,谁能放心?说好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呢?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去美元化”将进一步加快,包括增加非美元货币贸易结算、增加非美元货币外汇储备、增加黄金对冲美元风险、减持美债、放弃锚定美元等等,最终迎来货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美元霸权的终结。
美元霸权终结后,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一系列的,包括对国际能源定价权,包括SWIFT系统的权威性,包括未来全球大部分国家贸易去美元化等等,都会导致美国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的终结。
4 稳住航向不犯错
回过头来看俄乌战争,这场战争有苏联解体留下的历史溃疡,也有现代国际地缘政治的斗争博弈,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冷战结束以来任何一次局部战争,将极大加速世界变局的演进,甚至成为世界百年大变局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无论是短期内停战也好,长期持久战也好,这场战争都已经突破了一系列冷战以来国际关系规则和思维定式,世界之舟或将驶入一场未知的风暴,对世界造成永久性改变。
这就更加考验世界所有国家的智慧,毕竟在这场席卷世界的风浪中,所有国家都如同一叶孤舟,也许,稳住航向就是最优解,不犯错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1.《越南出口超深圳,真的是因为放弃清零政策带来的吗?》2.《全球经济进入乱纪元时代,中国怎么办?》3.《顿巴斯决战:俄乌谁能笑到最后?》PS:最近一直在研究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变化的逻辑,我分6个部分总共13000+字对普通人购房问题做了一次系统性梳理,这次免费在星球里和大家分享: